BJ-HZHY.COM
北京疫情來源和趨勢 中疾控副主任馮子健最新解
昨晚(6月22日),《新聞1+1》白巖松特邀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解讀最新疫情。
北京疫情是否在控制中?馮子健回應,由現在的病例發生數、確診數,再到新發疾病的發病時間、發病曲線、來源做分析,新發地市場暴露的人員看來是已經接近尾聲。目前新發的病例主要是新發地直接暴露人員帶到社區造成的傳播,但是傳播水平非常低。這次北京疫情發現非常早,控制非常有力,有效控制了疾病蔓延,所以整個疫情是可控的。
新發地市場存在污染物傳播
馮子健介紹,在新發地牛羊肉交易大廳的環境樣本中檢測出了病毒陽性,說明新冠病毒在特定環境中造成了嚴重污染。現在的主要推測是,病人打噴嚏、咳嗽、說話,把公共物品污染了,人的手接觸了被污染的物體表面,進而接觸口、眼、鼻,進而是粘膜。特定說法是污染物傳播。這不是最后結論,這是在討論調查市場傳播放大機制,還需更深入地調查,去證實或證偽。
全世界沒有發現直接進食導致的感染
北京一家食品公司出現了工人感染病毒的情況。馮子健介紹,至今沒有發現工人污染了食品。國際和國內調查都沒有發現通過直接進食來感染新冠病毒。干燥的食品上,在室溫條件下,病毒存活時間非常短,很快喪失活性。病毒全球傳播接近半年時間,到現在為止沒有發現病毒通過進食食品來感染,不用太過擔心食品安全的問題。
他認為,食品企業應對生產環節、工人管理、生產工藝過程、檢驗檢疫措施等方面采取衛生學措施,防止食品污染。同時在流動領域采取措施,避免市場環境造成污染放大。
疾病在全球流行仍在早期
前天全球新增確診病例數超過18萬,創下新高。馮子健介紹,新冠肺炎疾病全球流行仍處在早期階段,數百萬感染人數與70億人口相比仍是很小的數字,還將持續相當長時間在全球傳播流行。由于傳播范圍在擴大,不同國家采取的應對措施有強有弱,流行強度不同,有時候病例增長幅度較大,這是可以預期的。
他介紹,現階段主要擔心的是人口眾多、醫療衛生條件比較差、救治能力薄弱、政府治理能力比較弱的國家,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一些有大量貧民窟的城市,一旦發生嚴重流行,后果非常嚴重。
美國疫情多發造成輸出壓力
如何看待美國單日新增3萬?馮子健介紹,這與美國采取的防控措施、策略、目標有關系。另外,病例增加也與多個城市發生的游行和人群聚集有關,也與一些城市解封有一定關系。美國醫療服務體系和應對能力比較強。在多數地區和城市病例數在增加,醫療系統有巨大壓力,但沒有對系統造成壓倒性的局面。
美國疫情對全球帶來哪些不利影響?馮子健認為,美國病例增多,任何一個地方的強流行,會造成輸出的壓力。美國與世界各地的人員往來最密切。美國非常高的發病水平,輸出頻率和輸出強度比較大。